跳到主要內容區
logo
00     00

新進教師專訪:常善媚助理教授

新進教師專訪:常善媚助理教授

從護理開始的跨領域學習之旅

回憶起就讀在五專就讀護理科的日子,常善媚老師笑談,自己不太讀書,全心全意地泡在社團與課餘活動之中,五年來參加五個社團,偶而在菜市場賣自己批發的田尾花卉,也能在茶藝館看見她忙東忙西的身影。課堂以外的工作經驗將她洗練為一個通情達理、實務能力優秀的人,卻也不免將課內知識一股腦拋在身後,往往得要靠著同學的重點筆記臨時抱佛腳,死記硬背,勉強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考試。

不過,畢業後,常老師依然順利地取得護理師執照,也進入她最感興趣的精神科,工作過程中,她逐漸意識到自己並不滿足於現況,理論知識方面的不足,讓她萌生進修學習的念頭,除了與同事共讀心理治療書籍,也決心返回校園,紮穩根基。

她開始為進入大學做準備,備考四年間,留存的五十幾張准考證盡顯常老師對求知的熱情與毅力,像是人生的重大分岔點,老師最終以榜首之姿考取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研究所,不見天日的讀書時光,在錄取的這一刻看似都有了回報,卻沒料想到,這才是她人生中所面臨最大學習困境的開端。

成為教育者的契機

成大護理所時期,常善媚老師深切地意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之中的程度落差,「我的指導教授一路上都念很好的學校,教程度很好的學生,沒遇過我這麼差的。」常老師說道,教授未曾遇過像她這樣較晚起步、缺少學術根基的學生,一時不知道如何應對,也不知道該從何教起。面對程度落差的困境,常老師開始思考教育人士應該如何利用其專業,幫助有需求的學生翻過難以逾越的知識高牆,也為她日後進入國立交通大學攻讀教育研究所埋下一道引子。

帶著好不容易完成的碩士論文,常老師來到交大教育所學習,與她一生的恩師相遇,帶有開創性與批判性的想法終於找到合適的出口。除了勤學統計研究方法,補足專業知識以外,在指導教授的指引下,她嘗試以線上遊戲魔獸世界的玩家為對象,研究線上遊戲玩家如何建立高度信任,透過「共享心智模式」完成遊戲中的指定任務,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。

昔日學習經驗帶來對教育思維反思、護理領域的精神科從業背景,獨特的生命故事,讓常老師在護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高等教育這20年,逐漸成長為一名具備教學視野與跨學科知識背景的學者,求學背景帶來的獨到見解,也讓她總能抓住問題的靶心,提出有趣而一針見血的研究主題。

常老師對我談起一本法國繪本,故事的主角費盡心思想學會騎腳踏車,卻總是摔得東倒西歪,腳踏車三天兩頭就壞一次,他自己摸索修理的方法,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名修車專家,名聲遠播,不過,他還是不會騎車,也不太好意思告訴別人,自己其實怎麼樣也學不會騎腳踏車。

「我大概就是因為不是很會讀書,所以可以理解許多失敗過程中的小小細節吧。」挫折與困境的磨礪,將她帶入教學的世界。獲得博士學位之後,常老師進入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擔任助理教授,後來,又輾轉回到曾以護理師身分服務多年的國立清華大學,成為清華學院學士班第一位專任助理教授,站在師長的位置,陪伴學生成長。

研究與教學的未來展望

從五專到研究所,從護理到教育,看似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條路線,卻巧妙地串連為常善媚老師的人生路徑,她始終相信,過去的經驗往往緊密相連,不會被學習與職涯路線的轉換給切斷,過去在醫院照護成癮患者的工作經驗,也激盪成為她近期的研究計畫──透過比較電競選手與線上遊戲成癮者的心理特徵、行為模式和生理反應,探討兩者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,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網路成癮的成因和機制,而對實務上的診斷與治療方面有所裨益。

在研究之餘,常善媚老師也開設兩門通識課程:「網路使用與健康促進」課程中,幫助同學了解並保持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,也希望透過「以證據為基礎的設計思考」課程,帶領學生從實際證據出發,發想更加人性化和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,並與不同領域同學交流,激盪跨學科知識火花,並將學習成果其落實於生活實作當中。

瀏覽數: